从中国第一批急诊医学专科医师,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北京市第一批转岗的全科医生,王仲始终站在医疗的最前线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,做好百姓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
1986年,王仲成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医学科第一名住院医师,后师从中国急诊医学创始人邵孝鉷教授。在老师的带领下,他见证了我国急诊医学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的整个历程,并带领团队打胜了一次又一次的“抢救战”。
除了参与医院急救工作,作为急诊学科建设的推动者,王仲践行促进我国急诊医学发展使命,在急诊医学体系建设、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建设、科研发展、国际交流等方面,投入大量心血,取得丰硕成果。他牵头制订的卫生部“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标准”成为我国打破急诊“先来后到”的利器,实现按照病情轻重就诊的目标。他还制订了“院前急救机构与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标准”,参与修订“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”,撰写了“临床药物须知”等重要文献。
作为全科医学教育的先行者,王仲曾主导起草基层糖尿病及高血压的适宜技术指南。2016年,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医学科成立,他勇挑重担,投身学科建设。为适应新角色,他放下过往成就,用一年时间深入学习全科医学知识,并积极参加北京市第一批全科医师转岗培训,开启全科医学事业新篇章。从急诊到全科,他的关注点从挽救生命延伸至提升患者生活质量。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脓毒症,探索从“拯救”到“预防与阻断”的新路径;同时开展骨骼肌健康研究,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提供新思路,从源头上为患者解决问题。
王仲深知基层医疗的重要性,他认为,只有基层的医疗业务扎实了、老百姓对基层医疗信任了,才能实现真正的分级诊疗。为此,他扎根社区,创新健康科普、远程医疗等服务,把诊室“搬”到养老院、社区中心,每周固定坐诊便利老年人就医。同时,他提出家庭医生签约模式,结合清华智慧服务系统,提升服务效率。
此外,作为贵州省全科医学专业的“援黔专家”,王仲每年至少两次奔赴贵州,深入基层地区开展临床理论与业务技能培训。2018年,他与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合作成立“清华长庚-金阳基层医生培训基地”,为贵州省基层医师提供免费培训和技能指导。他还启动“清华全科临床能力提升项目”,面向乡村医生开展全面培训,已在7个省份举办超20场培训,惠及近万名基层医生。
王仲说:“开展基层医疗帮扶工作,不能仅靠巡诊义诊,要真正提高社区基层地区的医疗水平,就要积极培训基层医生,这不仅是‘输血’,更是‘造血’,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打造一支‘带不走的医疗队’。”
□本报记者 周美玉 通讯员 韩冬野